今天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浙江省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新闻发布会。省委网信办副主任许晴,省经信厅副厅长、省委网信办副主任吴君青,省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宁波市通信管理局局长干萌,省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主任施雄伟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以数字化改革赋能疫情防控大局
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冲击,也对政府治理、城市管理、群众生活等带来了深刻影响。
浙江充分发挥政府数字化转型体系化优势,以“大数据分析+网格化管理”,建立“一库一图一码一指数”,推动全省疫情防控模式从“封闭式管控”向“精密型智控”转变。
积极推动“无接触”服务场景的加速创新、数字经济“智能化”“平台化”加快发展,强化数字保障支撑风险管控。
网络技术加快创新突破
浙江注重加强战略性基础技术研究,加快推进未来前沿技术开发。
全省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以及材料产业链日益成熟,在特种芯片设计、部分材料领域形成了技术优势。
前沿技术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全国领先,杭州、德清获批成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加强数字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全年认定数字经济领域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1家。
之江实验室融入国家实验室布局体系,在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获得16项高质量的重大科研成果。
数字政府建设实现集成创新
2020年,浙江加快建设“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现代政府,全面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着力打造“掌上办事之省”“掌上办公之省”。
全面推动政务服务2.0改革创新,“浙里办”成为群众和企业办事“一站式”服务窗口,“浙政钉”成为省市县联动、各部门协同的高效工作平台。
截至2020年底,全省“浙里办”注册用户数突破5300万,日均活跃用户数超过130万;“浙政钉”覆盖全省9.1万个组织机构,集成政府应用1278个。
积极做好国家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工作,已建成1套数据开放目录、1个数据开放网站,在2020年“中国开放数林指数”评估中,浙江省总体排名全国第一。
数字经济发展能级持续提升
2020年,浙江加快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
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7019.9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全省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429.6亿元,同比增长16.8%。
电子商务继续引领全国,网络零售额规模稳居全国第2位,杭州、湖州入选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加快推进“未来工厂”建设,认定杭州海康威视电子有限公司“智能视频终端未来工厂”等12个项目为2020年浙江省“未来工厂”。
加快发展数字农业,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
稳步推进数字金融,截至2020年底,全省移动支付交易笔数、交易金额均位居全国前列。
数字社会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浙江加快推进健康、教育、人社等公共服务数字化发展,让人民群众在数字时代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化全省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数字化改革,推广互联网诊疗、掌上医疗等新型服务,截至2020年底,全省互联网医院平台总计接入医院768家,全年平台业务量超过1380万人次。
积极推进智慧教育发展,加快构建高质量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浙江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
全面推进社会保障领域信息化,2020年,“浙里养”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建设,覆盖浙江80%以上养老资源数据。
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纵深发展
持续加强网络内容建设。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春风又绿江南岸一步一履总关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等网上重大主题宣传,生动挖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浙江实践。
加快推进网络国际传播。全省紧抓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浙江举办、2022年亚运会筹备等重大机遇,探索建立网络国际传播新媒体矩阵,创新打造“打卡中国Daka China”网络国际传播品牌,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全面推进依法治网体系建设。统筹谋划2020至2025年全省网信领域立法工作,制定出台《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浙江省公共数据开放与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部全国首创的地方性法规规章。
互联网执法更加完善,“分业分层监管、联合联动执法”模式实现迭代升级。部署开展或参与“之江净网”网络生态治理、“两专一规”“2020清朗”等41项专项行动,全年通知应用商店下架相关APP400余款,注销关闭网站160余家。今年5月17至18日,中央网信办在浙江召开全国网信系统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现场交流会,总结推广浙江经验。
数字基础设施加快迭代升级
2020年,浙江加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覆盖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网民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报告显示,浙江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领先,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20年12月,浙江省网民规模达到5321.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82.4%,手机网民规模占全省网民总数的99.7%。
骨干网络层次大幅提升。率先建成全国首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并正式投入使用。完成义乌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获批并启动舟山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成为全国拥有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最多的省份之一。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省积极推动5G发展行动计划实施,广泛开展5G基站部署,截至2020年底共建成5G基站6.26万个,实现全省县城以上地区和部分重点乡镇覆盖。深化IPv6规模化部署,浙江IPv6活跃度84.63%,居全国前列。
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日益健全
网络安全整体态势平稳。2020年,全省网页篡改、高危漏洞网站等安全隐患整体呈下降趋势。持续深入开展“净网2020”专项行动,对黑客攻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网络诈骗等重点涉网违法犯罪等开展清理行动,共侦破刑事案件7143起。
网络安全应急处置和数据安全防护能力稳步提升。强化全年重要敏感节点网络安全保障,通报处置各类网络安全事件,反馈率、整改率连续三年保持两个100%。建立覆盖卫健、大数据等相关部门全工作流程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精准摸排全省APP运营及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
网络安全发展支撑不断增强。建立省网络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推出设立网络安全官、成功举办西湖论剑·网络安全线上峰会。推动网络安全产业不断发展,2020年浙江9家企业入选全国网络安全企业100强。
互联网国际交流与区域合作更加广泛
以“数字赋能共创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成功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门向论坛发来贺信。
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互联网企业领军人物、专家学者等500余位嘉宾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参加会议。
论坛期间发布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网络主权:理论与实践》(2.0版)等成果性文件,在这些文件中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治网主张。充分发挥论坛的溢出效应和综合效益,大会期间全省共签约40个项目,总投资金额达639.6亿元。
Copyight@2017 宁波市通信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IPC备案号:浙ICP备19049472号-1
2021-06-04 10:35:23
今天下午,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浙江省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新闻发布会。省委网信办副主任许晴,省经信厅副厅长、省委网信办副主任吴君青,省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宁波市通信管理局局长干萌,省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主任施雄伟出席发布会,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以数字化改革赋能疫情防控大局
2020年初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冲击,也对政府治理、城市管理、群众生活等带来了深刻影响。
浙江充分发挥政府数字化转型体系化优势,以“大数据分析+网格化管理”,建立“一库一图一码一指数”,推动全省疫情防控模式从“封闭式管控”向“精密型智控”转变。
积极推动“无接触”服务场景的加速创新、数字经济“智能化”“平台化”加快发展,强化数字保障支撑风险管控。
网络技术加快创新突破
浙江注重加强战略性基础技术研究,加快推进未来前沿技术开发。
全省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以及材料产业链日益成熟,在特种芯片设计、部分材料领域形成了技术优势。
前沿技术加快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全国领先,杭州、德清获批成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
加强数字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全年认定数字经济领域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1家。
之江实验室融入国家实验室布局体系,在智能科学与技术领域获得16项高质量的重大科研成果。
数字政府建设实现集成创新
2020年,浙江加快建设“整体智治、唯实惟先”现代政府,全面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着力打造“掌上办事之省”“掌上办公之省”。
全面推动政务服务2.0改革创新,“浙里办”成为群众和企业办事“一站式”服务窗口,“浙政钉”成为省市县联动、各部门协同的高效工作平台。
截至2020年底,全省“浙里办”注册用户数突破5300万,日均活跃用户数超过130万;“浙政钉”覆盖全省9.1万个组织机构,集成政府应用1278个。
积极做好国家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试点工作,已建成1套数据开放目录、1个数据开放网站,在2020年“中国开放数林指数”评估中,浙江省总体排名全国第一。
数字经济发展能级持续提升
2020年,浙江加快推进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
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实现增加值7019.9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全省规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2429.6亿元,同比增长16.8%。
电子商务继续引领全国,网络零售额规模稳居全国第2位,杭州、湖州入选国家信息消费示范城市。
加快推进“未来工厂”建设,认定杭州海康威视电子有限公司“智能视频终端未来工厂”等12个项目为2020年浙江省“未来工厂”。
加快发展数字农业,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水平位居全国第一。
稳步推进数字金融,截至2020年底,全省移动支付交易笔数、交易金额均位居全国前列。
数字社会应用场景不断丰富
浙江加快推进健康、教育、人社等公共服务数字化发展,让人民群众在数字时代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深化全省医疗卫生服务领域数字化改革,推广互联网诊疗、掌上医疗等新型服务,截至2020年底,全省互联网医院平台总计接入医院768家,全年平台业务量超过1380万人次。
积极推进智慧教育发展,加快构建高质量数字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浙江省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数连续4年位居全国第一。
全面推进社会保障领域信息化,2020年,“浙里养”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正式启动建设,覆盖浙江80%以上养老资源数据。
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纵深发展
持续加强网络内容建设。紧紧围绕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春风又绿江南岸一步一履总关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15周年等网上重大主题宣传,生动挖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浙江实践。
加快推进网络国际传播。全省紧抓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在浙江举办、2022年亚运会筹备等重大机遇,探索建立网络国际传播新媒体矩阵,创新打造“打卡中国Daka China”网络国际传播品牌,充分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全面推进依法治网体系建设。统筹谋划2020至2025年全省网信领域立法工作,制定出台《浙江省数字经济促进条例》《浙江省公共数据开放与安全管理暂行办法》等多部全国首创的地方性法规规章。
互联网执法更加完善,“分业分层监管、联合联动执法”模式实现迭代升级。部署开展或参与“之江净网”网络生态治理、“两专一规”“2020清朗”等41项专项行动,全年通知应用商店下架相关APP400余款,注销关闭网站160余家。今年5月17至18日,中央网信办在浙江召开全国网信系统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建设现场交流会,总结推广浙江经验。
数字基础设施加快迭代升级
2020年,浙江加快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网络覆盖和保障能力不断提升。
网民规模保持稳定增长。报告显示,浙江宽带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全国领先,网民规模和互联网普及率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截至2020年12月,浙江省网民规模达到5321.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82.4%,手机网民规模占全省网民总数的99.7%。
骨干网络层次大幅提升。率先建成全国首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并正式投入使用。完成义乌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获批并启动舟山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建设,成为全国拥有国际互联网数据专用通道最多的省份之一。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全省积极推动5G发展行动计划实施,广泛开展5G基站部署,截至2020年底共建成5G基站6.26万个,实现全省县城以上地区和部分重点乡镇覆盖。深化IPv6规模化部署,浙江IPv6活跃度84.63%,居全国前列。
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日益健全
网络安全整体态势平稳。2020年,全省网页篡改、高危漏洞网站等安全隐患整体呈下降趋势。持续深入开展“净网2020”专项行动,对黑客攻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网络诈骗等重点涉网违法犯罪等开展清理行动,共侦破刑事案件7143起。
网络安全应急处置和数据安全防护能力稳步提升。强化全年重要敏感节点网络安全保障,通报处置各类网络安全事件,反馈率、整改率连续三年保持两个100%。建立覆盖卫健、大数据等相关部门全工作流程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精准摸排全省APP运营及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情况。
网络安全发展支撑不断增强。建立省网络安全工作协调机制、推出设立网络安全官、成功举办西湖论剑·网络安全线上峰会。推动网络安全产业不断发展,2020年浙江9家企业入选全国网络安全企业100强。
互联网国际交流与区域合作更加广泛
以“数字赋能共创未来——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主题,成功举办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发展论坛。国家主席习近平专门向论坛发来贺信。
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国际组织负责人、互联网企业领军人物、专家学者等500余位嘉宾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参加会议。
论坛期间发布了《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行动倡议》《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0》《网络主权:理论与实践》(2.0版)等成果性文件,在这些文件中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治网主张。充分发挥论坛的溢出效应和综合效益,大会期间全省共签约40个项目,总投资金额达639.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