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城西高桥到北仑霞浦的轨道交通1号线,一共29座车站,全长46.392km。
这条线路上,最多的就是穿梭东西两境手拿电子设备的白领。在这儿,他们要经过地下站16座、高架站13座。每一次穿越站与站之间的信号盲区都是对移动无线网络应用的一次考验。
如今,这条线上早已实现了移动无线网络的全覆盖。
可回忆起2014年的初春,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无线网优中心副主任俞志波仍印象深刻:“基站建设工作完成后,为保证无线信号能在地下实现优质覆盖,我们无线网优中心的队员常常拿着设备在轨道里徒步进行信号测量。”
为了保证白天车辆正常试运行,测量的工作通常只能安排在午夜0点至2点。3个月里,每次的测量工作只有短短2到3个小时。漆黑的夜里,他们拎着手提灯,穿行在漫长的地下隧道里,无线网优中心的队员用自己的坚持和双脚走出了一条无盲点的无线信号覆盖之路。
这样艰苦和寂寞的工作,在网优中心的同事们眼里是司空见惯的事。
7*24小时值班制,保障千万通信用户
作为区域主导的通信和信息运营商,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拥有通信用户1000万,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全国首批启动5G外场测试试验网建设,率先开通蜂窝物联网(NB-IoT)等一系列丰硕成果。
高品质的无线网用户体验背后,是48名员工组成的无线网优团队为之默默的付出。
2013年台风“菲特”登陆宁波,肆虐的台风和暴雨一度造成部分地区网络信号中断。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受灾区域网络覆盖信号,无线网优中心工作人员连续几天几夜奔波在宁波的各个角落,积水太深的地方车辆无法通行,他们下车徒步在深及大腿的污水中蹒跚前行,为一户户家庭修复了网络信号。
2015年,宁波首个大型国际性体育赛事-宁波国际马拉松赛在杭州湾新区开跑,大赛参赛规模达到15000人次,团队提前3个月制定保障预案,开通临时站点10多个,对赛事区域实施精细优化保障,克服保障线路长、突发用户多等困难,确保赛事期间移动通信业务正常需求。
2017年,他们仍然奔波在节假日、展会活动、恶劣天气等移动通信网络保障现场一线,寒来暑往,从未停歇。无线网优团队凭着一种坚韧不拔的“工匠精神”,全力以赴为用户排忧解难、提升用户体验,担负宁波移动通信网络发展“龙头”的责任。
“三度”齐飞,开拓用户全新体验
1999年,时逢模拟网络盛行。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无线网优中心悄然诞生。从2G时代一路狂飙4G,随着用户体验的越来越好,网络优化的团队们使命感也逐渐被激发起来。
从2013年底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4G全国首批商用以来,五年时间,4G飞速发展、迅速普及,到目前,宁波移动4G用户数达到600万,规模发展全面领先。
宁波移动从广度、深度、厚度等多维度保障用户网络体验,打造4G卓越精品网络。目前,宁波移动4G基站总数近1.5万个,基本实现区域全覆盖。在主要交通干道和铁路沿线上,4G信号也能一路随行,在今年开通的宁波至余姚城际铁路上,乘客就可以在飞驰的列车上用4G网络轻松地上网、看电影、玩游戏。尤其是随着4G+(VoLTE)网络的推进普及,不断刷新宁波移动网络的速率、容量、质量发展的新速度。目前,4G+网络载波聚合功能可以实现最快300M以上的下载网速,VoLTE网络可以支持用户间的高清音视频对话。此外,正面向5G探索各项新功能新技术,如多载波聚合、空分(3D-MIMO/BF MIMO)、无线云协同(CRAN)、分布式多发多收(D-MIMO)等多种技术的应用,创新成果曾获得5G全球峰会年度最佳实践大奖。
无论是边远的象山海岛,还是36弯的四明山区上,无线网优的团队们用他们的专业、敬业,铺开一条原本难以抵达的光明大道。无论何时何地,一个电话,他们就随时待命。
“家人有埋怨吗?”“一定会有,但有时候必须舍小家为大家。”俞志波这样说,这也是整个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无线网优团队里所有员工的心声吧。
张琰
Copyight@2017 宁波市通信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IPC备案号:浙ICP备19049472号-1
2017-12-19 09:51:29
从城西高桥到北仑霞浦的轨道交通1号线,一共29座车站,全长46.392km。
这条线路上,最多的就是穿梭东西两境手拿电子设备的白领。在这儿,他们要经过地下站16座、高架站13座。每一次穿越站与站之间的信号盲区都是对移动无线网络应用的一次考验。
如今,这条线上早已实现了移动无线网络的全覆盖。
可回忆起2014年的初春,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无线网优中心副主任俞志波仍印象深刻:“基站建设工作完成后,为保证无线信号能在地下实现优质覆盖,我们无线网优中心的队员常常拿着设备在轨道里徒步进行信号测量。”
为了保证白天车辆正常试运行,测量的工作通常只能安排在午夜0点至2点。3个月里,每次的测量工作只有短短2到3个小时。漆黑的夜里,他们拎着手提灯,穿行在漫长的地下隧道里,无线网优中心的队员用自己的坚持和双脚走出了一条无盲点的无线信号覆盖之路。
这样艰苦和寂寞的工作,在网优中心的同事们眼里是司空见惯的事。
7*24小时值班制,保障千万通信用户
作为区域主导的通信和信息运营商,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拥有通信用户1000万,在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全国首批启动5G外场测试试验网建设,率先开通蜂窝物联网(NB-IoT)等一系列丰硕成果。
高品质的无线网用户体验背后,是48名员工组成的无线网优团队为之默默的付出。
2013年台风“菲特”登陆宁波,肆虐的台风和暴雨一度造成部分地区网络信号中断。为了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受灾区域网络覆盖信号,无线网优中心工作人员连续几天几夜奔波在宁波的各个角落,积水太深的地方车辆无法通行,他们下车徒步在深及大腿的污水中蹒跚前行,为一户户家庭修复了网络信号。
2015年,宁波首个大型国际性体育赛事-宁波国际马拉松赛在杭州湾新区开跑,大赛参赛规模达到15000人次,团队提前3个月制定保障预案,开通临时站点10多个,对赛事区域实施精细优化保障,克服保障线路长、突发用户多等困难,确保赛事期间移动通信业务正常需求。
2017年,他们仍然奔波在节假日、展会活动、恶劣天气等移动通信网络保障现场一线,寒来暑往,从未停歇。无线网优团队凭着一种坚韧不拔的“工匠精神”,全力以赴为用户排忧解难、提升用户体验,担负宁波移动通信网络发展“龙头”的责任。
“三度”齐飞,开拓用户全新体验
1999年,时逢模拟网络盛行。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无线网优中心悄然诞生。从2G时代一路狂飙4G,随着用户体验的越来越好,网络优化的团队们使命感也逐渐被激发起来。
从2013年底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4G全国首批商用以来,五年时间,4G飞速发展、迅速普及,到目前,宁波移动4G用户数达到600万,规模发展全面领先。
宁波移动从广度、深度、厚度等多维度保障用户网络体验,打造4G卓越精品网络。目前,宁波移动4G基站总数近1.5万个,基本实现区域全覆盖。在主要交通干道和铁路沿线上,4G信号也能一路随行,在今年开通的宁波至余姚城际铁路上,乘客就可以在飞驰的列车上用4G网络轻松地上网、看电影、玩游戏。尤其是随着4G+(VoLTE)网络的推进普及,不断刷新宁波移动网络的速率、容量、质量发展的新速度。目前,4G+网络载波聚合功能可以实现最快300M以上的下载网速,VoLTE网络可以支持用户间的高清音视频对话。此外,正面向5G探索各项新功能新技术,如多载波聚合、空分(3D-MIMO/BF MIMO)、无线云协同(CRAN)、分布式多发多收(D-MIMO)等多种技术的应用,创新成果曾获得5G全球峰会年度最佳实践大奖。
无论是边远的象山海岛,还是36弯的四明山区上,无线网优的团队们用他们的专业、敬业,铺开一条原本难以抵达的光明大道。无论何时何地,一个电话,他们就随时待命。
“家人有埋怨吗?”“一定会有,但有时候必须舍小家为大家。”俞志波这样说,这也是整个中国移动宁波分公司无线网优团队里所有员工的心声吧。
张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