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整个通信行业在经历了两大发展高潮之后,便慢慢进入了冬天。尤其是对于我们一般人都不甚关注的设计咨询人员来说,不仅依然不为人所了解,工作强度和物质回报也不成正比。上网一搜“通信设计咨询”,弹出的全都是一些负面的言论,辞职转行的想法在这些从业人员中比比皆是。但还是有那么一群人,默默坚守在通信设计的岗位上,为老百姓的通信畅通提供有力的保障。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宁波分院001所副所长于磊便是这群人中的一个……
于磊对话凤凰浙江
我们小时候都是“志存高远”的人,清华北大不在话下,动辄就扬言以后要当科学家、艺术家,于磊也不例外。不过小时候的玩笑话随着时间的流逝,活着泥巴玩着过家家就都烟消云散了,真正决定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一步还是在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当时于磊看大家都挤向了文科,转念一想,既然自己文科能学好,理科应该也不差吧,就这样稀里糊涂地选了理科。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固网大发展,到了2000年左右,国家开始在无线通信方面寻求突破,电信和移动分成了两个运营商,通信行业正式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乘着这个东风,于磊毅然决然地填报了通信工程专业,并顺利进入了空军工程大学学习深造。
新世纪前后,通信行业非常风光。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繁华背后总是隐藏着衰退,像烟花,瞬间绽放一声绝美,散尽空留一世寂寞。而且世人对通信行业的了解也仅限于三大运营商和五大设备商,电视上也都是在宣传一些逢年过节依然奋战在工作一线的施工队伍。的确,他们应该得到我们的关注,但我们是否忽略了于磊们在背后的默默付出呢?这就好比在一个队伍中,施工队是战士,负责在前线奋勇杀敌;而于磊们则是战略指挥,有了他们在后方运筹帷幄的谋划,整个队伍才能打胜仗,才能进而保证广大群众的幸福生活。
对于大众的不了解,于磊有些许无奈,但是十余年来在岗位上努力忘我地付出把他真实的内心展现了出来。他是热爱这份工作的,这是他的事业,会一直坚持。
于磊作为一名通信老兵,业务能力自不必说,已经拿到了三个不同专业方向的通信工程师证,在宁波可以说无人能及。但彪悍的人生绝对不是轻轻松松就达到的,在于磊的职业生涯中,起起落落亦都有所经历。
于磊在认真工作
2004年初秋,于磊刚毕业便进入了这家单位,去总部培训了半年过后,就参与了一个通信局所网络改造的大项目。“八万线”的大数目让于磊一时感到无所适从,而且这个项目与之前培训的内容联系不大,所以于磊每天都泡在电信局里学习,与电信局的上上下下都混成了熟人。最终这个项目顺利完成,于磊也随着技术的愈加纯熟实现了从一个学生到优秀职场人的转变。
再好的骏马也有失前蹄的时候,在2007年的一个项目中,于磊就遭遇了职场上的滑铁卢。得益于之前的项目经验,于磊只用了半个月便完成了宁波电信枢纽楼网络改造的设计。沾沾自喜之际,却被领导无情打回。于磊心中自然有很多怨言,自己亲临现场、费尽心思做出来的东西,领导为什么只看一眼就说不行?但委屈归委屈,于磊事后认真反思,发现确实存在一些纰漏,这才意识到自己还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话一点都不错。2008年浙江省计划大力发展光纤网络,于磊被领导选中,见证了宁波光网络从无到有到强的进程。看宁波做得风生水起,温州电信也邀请了于磊过去开拓瓯城的光网络。3个多月11个地市的艰苦劳动,创造性运用“网格”的概念,并在全省推行,于磊也因此入选浙江电信规划评审专家组。
于磊真的是一个工作狂,每周末他都会抽出一天到公司去学习,平时的加班更是常事。谈到对自己以及团队未来的期望,被他放到首位的仍是工作,然后他才略带歉意地说,以后要尽量多陪陪家人。的确,“以单位为家”的于磊陪伴家人的时间实在太少,但就算工作再忙,他也会抽出时间陪女儿上各种兴趣班,尽其所能弥补对孩子的亏欠。
在外人看来,做通信设计咨询的应该就像那种传统的IT男,但于磊却给人一种睿智中带着风趣的感觉。与他聊天,非但不沉闷,反而欢快轻松,笑声不断。
Copyight@2017 宁波市通信行业协会 版权所有
IPC备案号:浙ICP备19049472号-1
2017-12-18 11:09:02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也是最坏的时代。整个通信行业在经历了两大发展高潮之后,便慢慢进入了冬天。尤其是对于我们一般人都不甚关注的设计咨询人员来说,不仅依然不为人所了解,工作强度和物质回报也不成正比。上网一搜“通信设计咨询”,弹出的全都是一些负面的言论,辞职转行的想法在这些从业人员中比比皆是。但还是有那么一群人,默默坚守在通信设计的岗位上,为老百姓的通信畅通提供有力的保障。华信咨询设计研究院宁波分院001所副所长于磊便是这群人中的一个……
于磊对话凤凰浙江
我们小时候都是“志存高远”的人,清华北大不在话下,动辄就扬言以后要当科学家、艺术家,于磊也不例外。不过小时候的玩笑话随着时间的流逝,活着泥巴玩着过家家就都烟消云散了,真正决定未来发展方向的关键一步还是在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当时于磊看大家都挤向了文科,转念一想,既然自己文科能学好,理科应该也不差吧,就这样稀里糊涂地选了理科。事实证明,这个选择是正确的。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固网大发展,到了2000年左右,国家开始在无线通信方面寻求突破,电信和移动分成了两个运营商,通信行业正式进入跨越式发展时期。乘着这个东风,于磊毅然决然地填报了通信工程专业,并顺利进入了空军工程大学学习深造。
新世纪前后,通信行业非常风光。可“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繁华背后总是隐藏着衰退,像烟花,瞬间绽放一声绝美,散尽空留一世寂寞。而且世人对通信行业的了解也仅限于三大运营商和五大设备商,电视上也都是在宣传一些逢年过节依然奋战在工作一线的施工队伍。的确,他们应该得到我们的关注,但我们是否忽略了于磊们在背后的默默付出呢?这就好比在一个队伍中,施工队是战士,负责在前线奋勇杀敌;而于磊们则是战略指挥,有了他们在后方运筹帷幄的谋划,整个队伍才能打胜仗,才能进而保证广大群众的幸福生活。
对于大众的不了解,于磊有些许无奈,但是十余年来在岗位上努力忘我地付出把他真实的内心展现了出来。他是热爱这份工作的,这是他的事业,会一直坚持。
于磊作为一名通信老兵,业务能力自不必说,已经拿到了三个不同专业方向的通信工程师证,在宁波可以说无人能及。但彪悍的人生绝对不是轻轻松松就达到的,在于磊的职业生涯中,起起落落亦都有所经历。
于磊在认真工作
2004年初秋,于磊刚毕业便进入了这家单位,去总部培训了半年过后,就参与了一个通信局所网络改造的大项目。“八万线”的大数目让于磊一时感到无所适从,而且这个项目与之前培训的内容联系不大,所以于磊每天都泡在电信局里学习,与电信局的上上下下都混成了熟人。最终这个项目顺利完成,于磊也随着技术的愈加纯熟实现了从一个学生到优秀职场人的转变。
再好的骏马也有失前蹄的时候,在2007年的一个项目中,于磊就遭遇了职场上的滑铁卢。得益于之前的项目经验,于磊只用了半个月便完成了宁波电信枢纽楼网络改造的设计。沾沾自喜之际,却被领导无情打回。于磊心中自然有很多怨言,自己亲临现场、费尽心思做出来的东西,领导为什么只看一眼就说不行?但委屈归委屈,于磊事后认真反思,发现确实存在一些纰漏,这才意识到自己还需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这话一点都不错。2008年浙江省计划大力发展光纤网络,于磊被领导选中,见证了宁波光网络从无到有到强的进程。看宁波做得风生水起,温州电信也邀请了于磊过去开拓瓯城的光网络。3个多月11个地市的艰苦劳动,创造性运用“网格”的概念,并在全省推行,于磊也因此入选浙江电信规划评审专家组。
于磊真的是一个工作狂,每周末他都会抽出一天到公司去学习,平时的加班更是常事。谈到对自己以及团队未来的期望,被他放到首位的仍是工作,然后他才略带歉意地说,以后要尽量多陪陪家人。的确,“以单位为家”的于磊陪伴家人的时间实在太少,但就算工作再忙,他也会抽出时间陪女儿上各种兴趣班,尽其所能弥补对孩子的亏欠。
在外人看来,做通信设计咨询的应该就像那种传统的IT男,但于磊却给人一种睿智中带着风趣的感觉。与他聊天,非但不沉闷,反而欢快轻松,笑声不断。